2014/9/13
解讀: 貨幣戰爭 宋鴻兵先生 也指出美國會不擇手段的在QE退場之際,極盡可能讓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在3%以下。3.5%是引爆利率火山的時間點。
從下面這則報導可以得出,美國正在運用所有方法度過風暴,必要時刻則動用非經濟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ex:大家不覺得最近國際上很多事情嗎? 俄國制裁、兩伊戰爭、伊波拉病毒?)
聯準會(FED)雖然已經開始減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但美國當地銀行以及中國大陸、日本政府大舉購入美國公債,卻抵銷了FED的減碼行動、並讓長期利率維持在低檔。
彭博社12日報導,美國銀行/美林證券全球利率暨貨幣部門主管David
Woo表示,美國市場至今仍未出現QE減碼的壓力;雖然FED試圖解除QE3,但美國本土銀行以及大陸,卻悄悄展開了QE4。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今(2014)年6月底為止,大陸持有1.27兆美元的美國國庫券與公債,日本則緊追在後、持有總額達1.22兆美元。另外,比利時過去一年的持有量也成長一倍以上,總額達3,640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三大債權國。
Woo指出,專為外國銀行提供證券清算服務的Euroclear
Bank
SA就位於比利時,且該行很可能也是大陸的託管銀行。他估計,大陸今年第1季約購入了1,3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換算成年率約為5,600億美元。也就是說,大陸Q1的美債購入額相對於美國預算赤字的比例竟超過了100%。另外,全球最大退休基金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GPIF)」可能會將旗下一半的海外債券配置在美國。
彭博社報價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11日比七大工業國(G7)其他國家的平均殖利率多出了86個基點,接近9月5日的87個基點(當時的利差為2007年6月以來新高)。這吸引了追求殖利率的國際投資人買進美債。
根據彭博社統計的財政部資料,美國本週拍賣的3年期、10年期以及30年期公債時,間接投標者(indirect
bidder,包含外國央行在內)總計認購了42.5%,創今(2014)年2月以來新高。
華爾街日報、彭博社報導,美國財政部曾於7月16日公佈,大陸5月份持有的美國公債上升0.6%(77億美元)至1.27兆美元,為4個月以來首度增加,約佔美國12兆美元公債市場的10.6%。
CRT
Capital Group LLC資深公債策略師Ian
Lyngen表示,大陸1-5月期間持有的美國1年期以上公債部位總計增加了1,072.1億美元,創1977年開始紀錄以來的新高紀錄,也超越大陸2013年所購美債的總和(8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