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直直落,哪些產業最能受惠?匯豐(HSBC)認為, 負責運輸原油的油輪應該能從中受益不少。
barron`s.com 6日報導,中海發展(1138.HK)的營收當中,
毛利能止穩的理由應該有兩個。第一, 北美頁岩油的產能已遭進口自中東的大量便宜原油擊潰, 隨著美國原油進口量攀升,油輪業者也會跟著吃香喝辣。第二, 便宜的油價僅是暫時性的現象, 中國大陸也許會想趁低價趕緊囤積石油, 而中海發展的浮動式儲油裝置則備受青睞; 目前中海發展超過半數的油輪都是從中東航向大陸。
匯豐分析師Shishir Singh、Mark Webb指出,油輪運費近來隨油價重挫同步飆漲, 不太可能單純是因為油價下跌引發需求, 因為供需的變化發展通常要花點時間、不會如此同步。他們認為, 運送至離岸或浮動儲油裝置的油輪需求上升,是較為合理的解釋。
挪威大型油輪公司Frontline Ltd. (見圖) 6日即狂漲23.44%、收3.16美元, 創去年5月2日以來收盤新高。美國其他油輪類股也同步走強。 Tsakos Energy Navigation大漲10.69%、收7.25美元, 平去年12月24日以來收盤新高。
路透社6日報導,目前超大型油輪(Very Large Crude Carrier;簡稱VLCC)的每日運費已來到55,000- 60,000美元,較去年10月中旬狂增100%。
彭博社也曾在去年11月12日報導,Arctic Securities ASA分析師Erik Stavseth在接受專訪時指出,大陸從中東買進大量石油、 讓航運費率大幅跳升;假如油價跌勢延續到冬季, 那麼運費肯定會繼續上揚。
航向大陸港口的超級油輪總數已在去年10月17日寫下史上新高的 紀錄,目前的油輪數量也相去不遠。Energy Aspects Ltd.分析師Richard Mallinson表示 ,航往大陸的油輪數量大增, 顯示大陸正在趁著油價下滑時補充戰備儲油。
根據彭博社統計的Platts資料,中國聯合石油(China National United Oil Co.)在去年10月份總計向中東進口了2,100萬桶原油、 創史上單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