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台灣股市持續創新高,須留意哪些風險?
A:結合「單筆」、「定期定額」和「股債配置」多重概念於一身的母子基金,更是抵禦市場震盪的好幫手。
資產配置就是要利用多元資產之間的不同相關性來進行配置進而降低風險水位,而定期定額則是利用時間分散的概念分批買入所需要的資產類別進而降低市場風險。
這時候有一種投資策略是同時利用資產類別(股、債)分散與分批佈局的時間分散兩種概念結合而成的投資策略,必定有助於投資人在長期投資上的穩健度!!
以下以台灣最大的ETF 0050與台灣第一檔債券型指數型基金<元大寶來亞太政府公債指數基金>為例子來進行說明:
操作流程:
- 選擇一檔長期長期穩健之債券型基金(Ex:元大寶來亞太政府公債指數基金)為母基金。
- 依專戶之需求或衡量自身可承擔風險程度,選擇1~多檔的股票型基金(Ex:台灣50 ETF (0050) 、高股息ETF(0056)、中型100 ETF(0051)為子基金
- 期初將所有錢投入穩健型的母基金,同時每個月撥入某一資金比例,將母基金資金轉投資至子基金中。
- 自訂子基金分適合的加碼型態和停利目標。當子基金的投資報酬率達到預設停利目標時,則贖回已申購的單位數轉回至母基金
- 持續進行上面三個步驟,將所有資金投資在母子基金之中。利用資產分散與時間分散念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獲得市場合理的報酬。

母子基金績效模擬 - 期間總報酬117% 年化風險10.99%
可以看出該策略的穩定度,即使在金融海嘯期間仍能夠大幅度減低跌幅(跌幅僅-27%),年化風險為11%左右,若不考慮金融海嘯期間,風險更可以降低至10%以下。其實對於手頭上有一大筆資金的人而言,在市場處於上漲的行情段時使用定期定額分批布局策略其實在資金運用上非常不具效率性(因為閒置的非常多的資金等待分批布局),因此定期定額在報酬率上看起來很穩健,但實際上賺到的錢卻非常的少。利用母子基金概念將所有的資金完全曝險,才是對於長期投資而言為更有效率的選擇。
其實這樣的概念在許多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方案上推出非常多系列建議,但重點還是在選擇母子基金的長期績效好不好。此外,母子基金彼此之間的相關性高低也會影響策略風險分散力。
以上建議,提供給所有投資人!